如果血液颜色过深、发黑,且查看的是静脉血,一般为正常情况,但也可能是由于缺氧性疾病、铁代谢障碍性疾病、中毒性疾病、血黏稠度升高性疾病等导致的。
1、正常情况:动脉血的颜色较为鲜红,而静脉血则颜色较深,如果抽静脉血时血液为深红色,视觉上看起来觉得是发黑的,还有一些老年人由于年龄增长,血液黏稠度会自然增高,因此也会出现血黑的现象,这些均属于正常现象;
2、缺氧性疾病:一些慢性缺氧性疾病,如慢性阻塞性肺气肿、慢性肺心病、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,可能会导致血液中的氧含量下降,而二氧化碳含量上升,从而导致血黑的情况发生;
3、铁代谢障碍性疾病:一些铁代谢障碍性疾病,如肿瘤、再生障碍性贫血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疾病,会导致血液中的铁元素过多,与铁结合的血红蛋白不足时也可导致血液发黑。另外,一些长期输血,或者炎症较重的患者也可能发生血液内铁元素过多;
4、中毒性疾病:一些中毒性疾病,如一氧化碳中毒可导致血液中的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,从而使血液中氧含量下降。而亚硝酸盐中毒则可导致血液中的二价铁被氧化为三价铁,从而使血液中与血红蛋白结合的铁元素游离,发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,都可以表现为血黑;
5、血黏稠度升高性疾病:一些可导致血液黏稠度升高的疾病如高脂血症、糖尿病等,也可能表现为血液颜色变深发黑。
如果在抽血或者出血时,发现血黑的现象,最好及时就诊,通过血常规等检查查明原因,若由疾病引起,应在医生的指导建议下积极治疗。